悠悠中华,煌煌文明。自印度舶来之佛教,历五千年文明之演化,便成中国文化之一脉,其中,弥勒是佛教中国化的突出一例。弥勒化身布袋和尚,成长于奉化,出家于奉化,圆寂于奉化,埋骨于奉化,奉化,自宋以来,便成为佛教弥勒信仰的中心,被佛教界公认为弥勒道场、佛教圣地。
弥勒文化,以慈为本,佛家之“慈”,是乃“施给人们最大的快乐”,推阐开去,便是大包容、大自在、大仁慈、大和谐,当盛世中国,倡导以人为本,主张和谐为根之时,研究弥勒,弘扬弥勒,便成佛家度世之大课。
公元2009年,值全球最高的坐姿铜制露天弥勒大佛造像落成一周年之际,圣地奉化,再襄盛举,中国雪窦山弥勒文化节隆重开幕,各方贤达雅士、至德至圣,云集此地,开坛交流,再探弥勒。是为“大慈之行,圣地之约”。
弥勒文化,以慈为本,以对慈的践行达到大慈之境,以大慈处世,使人内心自在,使大众和乐富裕,使社会和谐安宁;赴约弥勒圣地,感受弥勒文化,是形和神的统一,是心灵净化、道德升华、如愿臻境的精神之旅。
作为中国弥勒布袋和尚出生、出家、圆寂、归葬之地奉化,既拥有雪窦禅寺、岳林禅寺、中塔禅寺、弥勒道场雪窦山、名人蒋介石故里溪口等名胜古迹,又拥有全球生态500佳、世界十佳和谐乡村的现代化村庄——滕头。游览弥勒圣地,“沐圣水、听真禅、结佛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