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线首页新闻专题问佛论坛博客聊天室生命之声佛门资讯网络佛学院宝塔法物图书年鉴大藏经福慧慈缘
佛教在线专题制作部制作
  • 1
  • 2
  • 3

杭州灵隐寺光泉法师荣膺方丈升座庆典法会隆重举行

[佛教在线杭州讯] 2011年10月8日上午,光泉法师荣膺灵隐寺方丈庆典法会隆重举行。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亲自为光泉法师送座。当日,国家宗教事务局、浙江省、杭州市党委、政府、统战、宗教等有关领导和部门领导到会指导,全国诸山长老、美国、加拿大、日本以及香港、台湾地区的诸山长老到会祝贺,灵隐寺全山两序大众,以及海内外四众弟子共3000多人共襄盛会。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道慈法师、湛如法师、正慈法师、妙江法师、印顺法师、怡藏法师、妙灵长老分别为光泉法师授衣、挂珠、授钵、授拂尘、授锡杖、授具、授如意。香港意超长老为光泉法师送位……[详细]
编者按

晋院:即进院或入院,专指新方丈入主某寺而言。

升座:在禅林中原指尊宿受拜请而登高座宣说佛法。由于新方丈晋院仪式中的重要一项为“升座”(上堂)说法,于是人们转而将新方丈就职仪式称为“升座”。

方丈:一丈四方之室。又作方丈室、丈室。即禅寺中住持之居室或客殿,亦称函丈、正堂、堂头。印度之僧房多以方一丈为制,维摩禅室亦依此制,遂有方一丈之说;转而指住持之居室。今转申为禅林住持,或对师父之尊称。俗称“方丈”或“方丈和尚”。(维摩经文疏卷二十二、法苑珠林卷二十九、大唐西域求高僧传卷上慧轮传).

升座法语
  • 塔影波光映禅林,平畴万顷接灵根。三秋桂子天云淡,一路花香到寺门。虽然如是,山僧今日来此晋院升座,向上一路如何举扬?奇峰巧石开新眼,冷涧回波看主人。....[详细]
关注媒体
栏目策划:佛教在线        页面设计:佛教在线专题组

新闻图片

主要工作

慈善
连续三年于农历四月初八佛诞日举行的“东南佛国·杭州”托钵行脚福慧行大型慈善活动,不仅展示了新时代出家人的风貌,更让人们有机缘护持佛法,种植福田,更让佛陀的慈心悲愿走入人间,关怀众生,回馈社会。这一活动已被写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的《中国宗教报告》(2010年)中。
弘法
自2009年、2010年杭州承办全国性的讲经交流活动以来,杭州本地的佛教界也逐渐掀起了讲经说法的风气。杭州市佛协牵头在全市开展了几场讲经活动,几个主要寺院也在周末为居士信众讲经说法,此举不仅弥补了许多居士们在深入经藏方面的欠缺,还培养了很多讲经弘法的青年僧才。
文化
光泉法师认为,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离不开佛教,同样弘扬佛教也应该借助于多种文化形式。杭州自古文脉昌隆。今天佛教的发展也需要借助文化这一载体。这些年来杭州佛教一直致力于文化形式弘扬佛教,禅茶、梵呗、围棋、书画、古琴……形式丰富,广受欢迎,2010年金秋还举办了“东南佛国·杭州”首届佛教文化节,为人们带来了一场独具江南古韵的文化盛宴。
教育
2006年成立的杭州佛学院在不断摸索实践中形成了“八宗并弘”的佛学教育理念。并且十分重视学术研究,不仅在学院内部实行对老师和学僧的学术奖励机制,且自2003年以来开始陆续举办了“因明学”、“唯识学”以及“吴越佛教文化”等专题学术研讨会,出版了大量的学术研究著作。2010年9月4日杭州佛学院新校区落成,标志着杭州佛学艺术院将正式启动,成为了培养中国佛教界第一批艺术僧才的摇篮。.

专访

杭州佛学院的办学经历
杭州佛学院在办学的过程中有很明确的定位,杭州佛学院的学僧首先是一个僧人,是僧人就一定要参加上殿过堂,早晨4点半要上殿,一日三餐要过堂,课时也非常多,上午8个课时,下午2个课时,晚上还有2个课时,我经常打一个比喻,进入佛学院,就像新并进入军营,具备僧人的基本素质,虽然很辛苦,但是只有通过这样集中的艰苦训练,才能具备僧人的素质……[详细]

住持灵隐寺

我们在修订制度的过程中,都会组织僧众们讨论、学习,让这个制度能够让大家真正的了解,并且明白这些制度的意义、目的,然 大家对这个制度有什么看法,也可以修改,总之我们要使制度具有可操作性,所以大家都非常支持,我们还定期、不定期地举行一些僧众大会,在执事层面有一个星期日会,每星期一的晚上,所有的执事都要参加例会,把一周的情况以及大众师父的想法、意见、建议在会议当中反映...... [详细]
掀起讲经说法之风
讲经是佛门中的大事情,历代祖师通过讲经交流的形式弘扬佛法,传播佛教,使大众得到了启悟,也是《法华经》上面所讲的令众生开始 佛之知见,最近几年来,很多寺院在讲经方面出现了减弱的迹象,当然还有大量寺院,很多法师也在讲经说法,在引导着当地佛教发展的方向,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们应该把这一力量整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局面...... [详细]

对商禅并重的认识

对于寺院走商业化的道路,现在各有各的知见,有许多人主张,寺院走入民间、社会,需要自养、发展,也必须有一些商业化的举措,但是我觉得寺院在发展的过程中适当的采取一些措施,争取一些经济的收入,支撑整个寺院的发展,我觉得这也无可厚非,我认为,中国佛教发展的千百年来,一直到民国时期太虚大师对佛教进行改革,但最终也没有一个成熟的模式,所以在当今社会,有些寺院....... [详细]
更多往期专访
    倡导慈悲济世 致力社会和谐
  • 这些年来,中国佛教一直提倡高树法装,对戒律这方面的坚持,所以我们也是配合着,整个中国佛教这么一个大的气候,所以举行这么一个活动……更多
    杭州佛教发展:百花齐放 和谐共赢
  • 我们杭州的佛教协会可能跟别的地方的地方佛协不一样,因为我们在管理上面,有我们的一些理念,我们把杭州的每一个寺院进行定位……更多
    关怀众生 就是学佛
  • 作为一个学佛的人,就应该像佛、菩萨一样去行,菩萨的精神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她悲悯一切众生,那当我们的衣食生活得到了保障后,我们更应该去关怀那些处于痛苦中的人。佛教中有很多榜样,如地藏菩萨,她是替众生受苦,我们应该为众生去解除这些苦难,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些事情我们做不了,但慈善是我们人人都可以参与的……更多
    谈“海峡两岸禅·茶·乐的对话”活动
  • 禅和茶自古就与佛教渊源甚深。茶,源于佛教,大家常常在打坐一段时间后感到有些昏沉,这时就需要有一个东西来提神,而茶就是最佳选择。且不论茶具解毒、提神之功效,其 更可令人从中体悟到佛法。禅宗历史上就有“吃茶去”这一著名典故,柏林寺的赵州和尚对所有向他请益佛法得人——无论僧俗、尊卑、长幼——都只回答:“吃茶去”,这句话就提醒我们,要在平常生活的……更多
    发展佛教应借助文化的力量
  • “慈悲”是这一活动的主题,面对灾难四起、道德滑坡、人心不安的今天,光泉法师认为“慈悲”精神尤为重要。希望托钵行脚活动能够向更多的人传播佛教的慈悲与智慧,从“心”开始,顺逆因缘,调化人们的不安、恐惧、沮丧、气馁、怨怼,甚至对社会的失望及仇恨,冷静勇敢地面对这些人类无法避免的共业……更多
    谈首届杭州佛教文化节
  • 这些年来杭州佛教一直致力于以各种文化形式弘扬佛教,那么,文化对佛教的弘扬有着什么样的作用呢?光泉法师认为,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离不开佛教,同样,弘扬佛教也应该借助于多种文化形式。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多年来,一直与中国自身的文化相融合,这对佛教的传承发展起了很大作用……更多

灵隐寺

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约一千七百年的历史,为杭州最早的名刹。地处杭州西湖以西,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两峰挟峙,林木耸秀,深山古寺,云烟万状。开山祖师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他在东晋咸和初,由中原云游入浙,至武林(即今杭州),见有一峰而叹曰:“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一小岭,不知何代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遂于峰前建寺,名曰灵隐。 ...... [详细]
更多新闻

更多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