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线首页新闻专题问佛论坛博客聊天室生命之声佛门资讯网络佛学院宝塔法物图书年鉴大藏经福慧慈缘
佛教在线专题制作

进入20世纪,在西方人对其文明进行反省,而其他民族亦开始了文化自觉。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人对从中华传统文化中重拾自信,复兴中华文化的意识日益强烈。这种文化自觉是对本有优秀文化的体认,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源泉。“春节祈福”已成为一种历史沿袭,而佛教在线推出“我的新春,我的祈福”旨在将佛教的护国思想融入传统的祈福文化中。引导大众从单纯的为个人利益祈愿,扩展到为祖国强盛,国泰民安和世界和平而祈愿。把个体利益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乃至与全人类的福祉紧紧联系在一起。最终,将大乘佛法的慈悲与智慧,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融于众生的相续,以此绍隆佛种,普利群生。

特别关注

我的新春 我的祈福

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但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 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 [详细]

年夜饭 选用福米增吉祥

信仰的作用既然是用来指导我们生活的,就应该与生活不离不弃,应该在我们衣食住行的每一个生活环节来演经说教,教育普及化,信仰生活化应该是佛教这一良药古方,实现其普世价值最强劲的驱动力. [详细]

祈·智慧 悟禅诗

唐·无尽藏比丘尼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详细]
唐·皎然禅师
世人不知心是道,只言道在他方妙,还如瞽者望长安,长安在西向东笑。. [详细]

唐·德诚禅师
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详细]

宋·神照本如

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 [详细]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详细]
宋·法演禅师
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 [详细]

宋·云盖智本
一年春尽一年春,野草山花几度新。天晓不因钟鼓动,月明非为夜行人。 [详细]

唐·白居易
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空花岂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详细]
唐·张说
实相归悬解,虚心暗在通,澄江明月内,应是色成空.......... [详细]
宋·无门禅师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详细]

唐·黄檗禅师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详细]

南北朝·善慧大士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详细]

祈·智慧 供灯诵经

佛门开启智慧的方便良多,主要便是供灯、诵经、持咒等。“灯”是智慧、光明的表征;燃灯供佛始以佛说,是佛门中重要的供养之一。燃灯的内涵在于点燃心中的自性明灯,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诵经”的好处是,念诵时不会去犯戒,所以是能持戒;专心诵经,就是有定;经诵久了,其义自现,自然就有慧。
佛典故事·供灯
释迦牟尼佛住世时,舍卫国人民因感念佛的恩德,不论尊卑贵贱、男女老少,皆持... [详细]
供灯的功德利益
曾供过一盏灯、一把花的人或天,都将亲见弥勒如来。在《圣弥勒经》上记载,供千盏[详细]
供灯祈愿文
愿灯光驱除有顶直至无间地狱一切有情的无明黑暗,而现见十方诸佛菩萨刹土......[详细]
受持《金刚经》功德和感应
受持、解说《金刚经》胜于七宝布施,佛陀向须菩提等诸大弟子讲说了受持本经... [详细]
宣化上人开示心经功德利益
你常常诵这个《心经》,可以令你开大智慧。唐玄奘到印度去取经的时候,..... [详细]
持诵楞严咒的功德利益
诵楞严咒,能开智慧。想要佛法兴,先学《楞严经》,要跟阎王斗,先持楞严咒.. [详细]

祈·健康

佛说素食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靡不曾作父母亲属,易生鸟兽如何忍食!夫食肉者.... [详细]
劝过年吃素文
大凡普通人家过年逢节,总要办些大鱼大肉吃。因为我国的古训平日不能常吃肉的... [详细]

吃素增福寿

我们佛家吃饭,完全都是素食;这在三千年前,释迦佛就这样提倡了。现代人毕竟比.... [详细]
讽诵经咒 祈愿健康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长者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详细]

TOP祈·财富

供养三宝 得福甚多

佛言:“大王!若以上妙饮食供养三宝,得五种利益:身相端严、气力增盛、寿命延长、快乐安隐、成就辩才。如是南赡部洲一切众生——父母、妻子、男女眷属——如上布施,随愿所求,无不.....[详细]

布施修福的无上福田:千僧斋

“千僧斋”顾名思义是大众供养千僧的斋会。《大智度论》卷三载︰“忆王舍城中,频婆娑罗王约敕常设千比丘食,频婆娑罗王虽死,此法不断。”我国自南北朝以来千僧斋亦相当盛行。如陈后主至德......[详细]

济群法师:佛教的财富观

在相当时期内,人们把拥有物质财富等同于幸福。但富起来以后,反而比以前不容易幸福了,烦恼多,压力大。说明物质财富和幸福有一定关系,但不是绝对因素。有多少钱才能过得幸福,没有一定标准....[详细]

印顺法师:财富由布施福业来

我们信佛学佛,是要依法而行。如人间的财富问题,佛法怎样指示我们,也是佛弟子迫切需要知道的。财富,包括一切动产不动产,国有的和私有的;日常生活所需,以及金银宝玉等都是。可是我先得声明......[详细]

如瑞法师:钱不是靠本事就能挣到的

为什么我们同样的本事,那个人就挣钱了,我就没挣钱?你慢慢懂得因果的道理的话,就会知道,挣钱不单单靠本事,还要靠福报。过去生中,你积累了那样的福报,加上你的缘,也就是说你有这样的本事....... [详细]

寂静法师:种好生命的福田 财富自然开花结果

在佛法里告诉我们最核心的三大福田,可以让我们以最快的速度涨福报。这个福报一涨,就会长出一个无形的财富,我们再从无形的财富把它变成有形的财富。其实,我们做任何生意,并不是说这个生意怎样.. [详细]

延德法师:佛教的财富观——“七法财”

何为七圣财:七圣财亦名七法财、七德财,在修行中,有七个必备的条件,以财为喻,称为七财。分别是:信财、戒财、惭财、愧财、闻财、舍财、慧财,李敖先生引七圣财而论证“以舍弃财产为条件.....[详细]

修行:佛典中关于布施、财富的经咒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说布施法。有三十七种。一以信重心而行布施。当得离众嫉妒人所崇敬。二依时施。得三业清净四时安隐。三常行施。得身心适悦无散乱失。四亲手施。...[详细]

TOP祈·长寿

放生·祈长寿

印光大师:对放生的误解

印光法师开示:放生一事,原为感发同人戒杀护生之心,实行自己恻隐不忍之念而已...[详细]
放生·祈长寿

星云大师:积极放生是幸福配方

根据佛教《六度集经》记载,佛陀在过去世为鹿王时,曾代替母鹿舍身,感动国王....[详细]
高僧谈放生祈长寿

清远法师:放生·佛教慈悲心的培养

放生是一件好事情,首先应该肯定的是:放生是一件好事情,它是中国佛教的一个优秀传承.. [详细]
护生故事

人鸟虽殊同是客——白居易

元和十年,白居易初贬江州(今九江)。时年不过四十四岁,本当是意气风发担纲..... [详细]
护生故事

亲经患难知断杀——苏东坡

出狱后的第二年,苏东坡被贬至黄州,与好友陈季常相聚多次,相聚时唯恐季常会.... [详细]
经咒讽诵

佛教中关于祈福长寿的经咒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阿难有大疾病。佛自知已,即诣彼所... [详细]

TOP祈·如意

无论是世间还是出世间法上,只见业障重重而不见福报现前,这就是障碍,那么该如何来消除业障呢?当然是至心忏悔!我们的人格像新衣服一样,本来很干净,因为有了贪嗔痴的原因,使我们造下了许多罪业。烦恼污染我们的人格,罪业带来生命的痛苦。忏悔法门可以清除心灵上的污垢,使我们的人格恢复到本来的面目。同时,还要努力的积累资粮、福报,这样我们才能够成佛。

梦参长老:哪法门忏悔业障快

怎么样才快?快的不是那些咒,是你的心,一样的磕头一样的拜忏,人家在观想佛像..... [详细]
济群法师:如何忏悔
无始以来造下的无数罪业,应该如何忏悔?普贤菩萨告诉我们:“我今悉以清净三业.. [详细]
寂静法师:怎样消除业障
佛菩萨告诉我们要用因上的方法,因上努力,果上随缘。佛告诉我们,众生畏果,菩萨...[详细]

证严法师:懂得修福的人

佛陀在世时,僧众共同生活,都是靠群体和敬共同维持僧团教规。当时僧团中...... [详细]

大安法师:如何修福

首先来看修福。一个修行人要修福,怎么去修?从哪里下手?这些需要讨论....[详细]

法藏法师:修福报

福报,在凡夫的位上说,就像水一样,可载舟、可覆舟。然而在大乘佛教中.......... [详细]

圣严法师:如何祈福有福分

为了善尽生命共同体一分子的责任,我们应更进一步将祈福的观念和行为.... [详细]

烧香祈福的正确方法

寺院是佛教徒培福修慧的场所,古称丛林,通常在寺院大雄宝殿上供奉的.....[详细]

修法:拜忏、念经、持咒

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详细]

TOP佛教艺术

更多祈福回顾